深陷盈利与融资泥沼的长租公寓,仍在寻求突围。继蛋壳、自如传出赴美上市消息后,青客公寓近日正式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(SEC)递交IPO文件,计划募资1亿美元。如果计划顺利,青客公寓将成为长租公寓海外上市第一股。
青客公寓成立于2012年,是国内较早涉足长租公寓的玩家之一。彼时,青客公寓可提供出租的公寓房源仅900多间。随着入局竞争者越来越多,青客公寓加紧扩张步伐,到2018年底,房源数量已飙升至9.12万间。
急速扩张离不开资本的支持。2012-2018年间,青客公寓已公开融资4轮,其中2轮融资都是美元基金。2018年4月,青客宣布完成数千万美元C轮融资,由摩根士丹利管理的私募基金及凯欣资本联合领投。
政策背书、大城市人口净流入,是资本涌入的最大原因。2016年,国务院提出“租购并举”,加快发展专业化租赁市场;而2010-2018年,中国流动人口规模均超过2.2亿人,两者均促成租房市场的消费升级。
截至目前,青客公寓创始人兼CEO金光杰持股比例最高,为30.3%。凯欣资本持股28.1%,纽信创投、赛富投资基金和摩根士丹利管理的私募基金持股比例分别为9.3%、8.9%和8.9%。
长久以来,“爆雷”是长租公寓的高频词。2017年2月-2019年3月,有20余家长租公寓因经营不善而“爆雷”或被收购。比如日前南京乐伽公寓称,公司已停止经营,关闭所有业务,员工大量离职,没有经营收入,无法偿还客户欠款。
行业隐患仍存,企业却纷纷投向IPO风口。业内认为,资本对这一行业愈发谨慎,募资不景气,长租公寓品牌从一级市场拿钱越来越难。而转向二级市场直接融资,无疑将增厚扩张所需资本,通过各种方式变现以回流资金。
据贝壳研究院监测,2012年以来,30个长租公寓品牌公开股权融资共76起,总额约266亿元。前五大公寓企业共获得约214亿元,占30家公寓股权融资总额的80%。龙头企业吸纳了多数股权融资,而中小公寓股权融资最好的时机已过。
(原标题:从“至暗时刻”到IPO:跟谁学规模化盈利背后) 五年创业路上,跟谁学A轮融资规模曾创行业之最,公司也曾出现账上资金一度不足员工当月薪资,其如何从“至暗时刻”走到IPO? 6月6日
从2017年3月走上IPO之路,到778天之后通过发审会大考,再到敲钟之前延迟申购……对于见惯浮沉的A股来说,IPO本就坎坷。但是,放在三只松鼠身上,却每每能引发热烈的市场舆情。
Wework正在为IPO做最后冲刺,公司计划于7月31日举行上市前的分析师大会。 Wework去年12月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递交IPO申请,预计将于今年年底前上市